春风微拂,金沙江水奔流不息。4月15日,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体育局、团省委主办的“长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传教育活动迎来了凉山州的行程,一场重温红色记忆的心灵征途在会理市悄然展开。省直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红军长征在川途经市州代表以及专家学者、记者、青少年、文艺工作者、志愿者队伍“五支队伍”成员,通过现地走访等形式,重温历史、致敬英雄,感悟伟大长征精神,为走好新的长征路汲取奋进力量。
清晨,全体人员精神饱满地踏上前往皎平渡的路程。皎平渡纪念碑广场上,长号唢呐悠扬响起,身着民族盛装的群众载歌载舞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金江鼓乐表演《鼓舞四川》鼓声震天,击打着每一个人的心弦,也击响了红色精神的时代强音。
会理市委书记陈路同志致辞
在隆重而庄严的集结仪式上,凉山州委、会理市委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介绍了“五彩大凉山·万千气象新”的文化内涵与发展愿景。五支队伍代表接过鲜红的队旗,那一面面旗帜,在高原阳光下猎猎作响,仿佛重现当年红军浴血奋战的壮阔画卷。
重溯渡江路
“铭记光辉历史”的红色故事宣讲随即展开。市委党校教师杨跃苗带来《巧渡金沙江》主题党课,以生动语言重构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红军与江水搏斗,在群众支持下于金沙江畔书写传奇。文化馆舞蹈队的表演则用肢体语言诠释了那一夜紧急转移的艰难与奇迹。诗朗诵《七律·长征》声情并茂,一字一句都仿佛从烽火中走来,满载信仰的力量。
仪式结束,所有演员齐唱《十送红军》,那熟悉的旋律激起一阵阵涟漪,歌声在江边回荡,似与九十年前的红军呼应相望,催人泪下。
红军船工后代张庆胜
随后,队伍前往皎平渡山洞遗址。古旧山洞在风雨中静默矗立,却依旧坚固如初。讲解员褚嫣然介绍着这里曾作为红军藏身之处的历史背景,让人肃然起敬。更令人动容的,是与红军船工后代张庆胜的对话。他的爷爷张朝禄,曾是冒死帮助红军渡江的船夫,父亲张忠志是参加人民解放战争的军人。而今张庆胜满怀敬意地回忆着家族与红军的血脉联系,那是一种源自骨血的情感传承。
参观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馆
从山洞遗址出发,队伍抵达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馆。红色藏品陈列其中,文物无声,却胜似千言万语:老照片、旧地图,一件件承载着历史重量,也承载着人民的记忆。在这片沉静的红色空间里,每一位参观者都如同在与过往的战士无声对话。
重走长征路
傍晚时分,队伍开启“重走长征路”特别活动。从红旗水库大坝出发,拾阶而上,直至会理会议纪念地。沿途中,市委党校教师苏颖为大家讲授微党课,将历史的火炬一盏盏传递到青年一代心中。这条路,虽不再布满荆棘,却因信仰而庄严肃穆。每一步,都是一次精神的朝圣。
今日的长征虽非血与火之路,却依旧步步动人心魄。金沙江依旧奔流不息,革命精神也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奔腾向前。大家在皎平渡边听到了红军的回声,也在重走中坚定了继续前行的脚步。
这一天,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这一程,是一段信仰的回归。长征精神,永不褪色。
《国防时报》在现场记录金沙江畔的初心印记,让长征精神在奋进征程中熠熠生辉。
(岳嵩 罗磊)